裝配式建筑成為建筑發展一種趨勢,而裝配式建筑也需要符合綠色建筑的節能需求,建筑外遮陽作為綠色建筑節能中一項重要的節能方式在裝配式建筑中設計得當即可獲得良好的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機器生產那樣,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預制好的房屋構件,運到工地裝配起來就成了。裝配式建筑在20世紀初就開始引起人們的興趣,到六十年代終于實現。英、法、蘇聯等國首先作了嘗試。由于裝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產成本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廣開來。
早期的裝配式建筑外形比較呆板,千篇一律。后來人們在設計上做了改進,增加了靈活性和多樣性,使裝配式建筑不僅能夠成批建造,而且樣式豐富。美國有一種活動住宅,是比較先進的裝配式建筑,每個住宅單元就像是一輛大型的拖車,只要用特殊的汽車把它拉到現場,再由起重機吊裝到地板墊塊上和預埋好的水道、電源、電話系統相接,就能使用。活動住宅內部有暖氣、浴室、廚房、餐廳、臥室等設施。活動住宅既能獨成一個單元,也能互相連接起來。
近期,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印發通知,批準《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以下簡稱《裝配式標準》)為國家標準,自2018年2月1日起實施。原國家標準《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同時廢止。
《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將裝配式建筑作為最終產品,根據系統性的指標體系進行綜合打分,把裝配式率作為考量標準,不以單一指標進行衡量。該標準設置了基礎性指標,可以較簡捷地判斷一棟建筑是否是裝配式建筑。目前裝配式建筑產業在不斷發展,標準也需要不斷發展。
根據《裝配式標準》,裝配率計算和裝配式建筑等級評價應以單體建筑作為計算和評價單元并符合下列規定:單體建筑應按項目規劃批準文件的建筑編號確認;建筑由主樓和裙房組成時,主樓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單體建筑進行計算和評價;單體建筑的層數不大于3 層且地上建筑面積不超過500平方米時,可由多個單體建筑組成建筑組團作為計算和評價單元。
裝配式建筑應同時滿足下列要求:主體結構部分的評價分值不低于20分;圍護墻和內隔墻部分的評價分值不低于10分;采用全裝修;裝配率不低于50%。
1. 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構件種類主要有:外墻板,內墻板,疊合板,陽臺,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等。
2. 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比原始現澆作業大大減少。
3. 采用建筑、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理想狀態是裝修可隨主體施工同步進行。
4. 設計的標準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構件越標準,生產效率越高,相應的構件成本就會下降,配合工廠的數字化管理,整個裝配式建筑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
5. 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
綠色建筑是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針對目前某些地區建筑外遮陽存在的效率低、不科學、普及應用率低諸多缺點,圍繞多功能、可調節、裝配式等原則進行創新設計,使外遮陽系統成為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賦予節能建筑特質,既保證高效節能,又滿足建筑的使用實用功能和美觀要求。
現時期,國內現代建筑設計風格為了更好的獲得的視覺光線空間效果和簡整的外觀,常采用窗墻設計,而大玻璃窗對比墻體來說,其透光的同時也在陽光強烈時帶來更多的熱量。而將建筑外遮陽技術引進建筑設計中來,降低太陽光輻射產生熱效應,這樣能夠節約資源,降低空調制冷能耗。基于不同的遮陽形式,結合地城氣候特點,在建筑遮陽技術優化設計方面,提出了遮陽構成與墻體外表面保溫的構造相結合的方法,使建筑遮陽設計既符合建筑構造和應用功能要求,又滿足提供高質量的節能舒適環境的需要。在裝配式建筑成為趨勢的今天,建筑外遮陽如何配合裝配式建筑成為一種模塊共同完成一個整體成為未來建筑外遮陽的一個前景發展方向。